10月24日,宜昌夷陵長江大橋荷載試驗圓滿收官,該橋通車前的最后一道“體檢”順利完成。夷陵長江大橋斜拉索更換工程,由中鐵大橋局特種公司負責,換索后的荷載試驗由中鐵大橋局橋科院負責。
這是集團內兩家兄弟單位,在同一個項目,負責各自專業業務的一次經典合作,雙方項目工作人員通力協作、技術共享,通過“一盤棋”帶動夷陵長江大橋維養、檢測一體化推進。
大橋荷載試驗包括橋梁初始狀態參數調查、靜載試驗、動載試驗三部分。為完整檢測大橋的質量,在進行靜、動載試驗前,橋科院技術人員歷時3個月完成了大橋加固后的橋梁初始狀態參數調查及試驗全過程的理論計算工作,逐一測量全橋236根斜拉索索力,測試了530多處橋面高程位置以獲取精確的恒載線形,為現場試驗奠定了良好基礎。
大橋靜載試驗在全橋各關鍵部位共安裝了近400個測點,以采集試驗中橋梁各部位的應力、位移、索力、溫度、塔偏等相關數據,測量橋梁在靜力荷載作用下的變形和應力情況;大橋動載試驗包括脈動試驗、跑車試驗、剎車試驗和跳車試驗,通過試驗載重汽車以不同速度、緊急剎車、遇到路面坑洼等情況模擬車輛在橋上行駛可能遇到的不利情況,測試橋梁的結構響應,進而通過測試結果評估橋梁的可靠性。
在本次荷載試驗中,橋科院使用了荷載試驗信息指揮平臺進行全程監控。該平臺集監測、預警、反饋和控制于一體,可實時視頻展示加載車輛數量、位置信息,實時記錄、展示出橋梁在不同車輛加載工況作用下的受力及變形數據,實時分析橋梁加載校驗系數和安全狀態,通過各模塊協同工作輸出相應調控指令,確保業主及技術人員能夠通過信息指揮平臺更直觀地實時了解橋梁受力狀況,確保橋梁結構安全。
宜昌夷陵長江大橋,于8月20日完成236根鋼絞線斜拉索更換及全橋整體調索,成功實現煥新升級。斜拉索是斜拉橋的“生命線”,夷陵長江大橋斜拉索最長一根達200多米,承載力高達500多噸,更換工作牽一發而動全身。
為此,建設單位宜昌城發集團長江大橋建設營運集團公司聯合設計監控團隊中鐵大橋院和施工團隊中鐵大橋局特種公司通過計算與分析,創新性地應用中塔從長索到短索、邊塔從短索到長索的“倒序交錯”更換方式,有效避開了長索區更換不利因素的疊加,最大程度減少對橋體結構的安全影響,利用多工序間的有利作用開展并行作業,提高三塔斜拉橋拉索安裝效率,以有效保障施工期間結構安全和施工工期。
同時,特種公司創新研發了整體放張設備,236根鋼絞線斜拉索更換僅用時152天,比原計劃縮短一個月。針對復雜環境下斜拉索張拉端不具備放張條件,創新提出“平行鋼絞線斜拉索帶力切割拆除技術”,是國內首次使用,為鋼絞線斜拉索拆除開辟了新路徑。
在支座更換時,新支座需要在橋梁超低凈空下重新鉆孔,技術難度極大。為此,項目團隊設計了平面直角取芯鉆機、支座錨固組件等關鍵工藝,形成了成套超低凈空下嵌錨式球形支座更換技術,成功實現了應用。
夷陵長江大橋還在許多地方進行了換新提質。新更換的斜拉索采用耐久性、防腐性更好的單絲涂覆環氧涂層鋼絞線,能夠大幅提升斜拉索使用壽命,新斜拉索錨具和 HDPE 管防腐性能也進行了相應的優化改善。大橋橋面新鋪裝采用“高粘高彈改性SMA瀝青鋪裝體系”,與傳統路面鋪裝相比,其更具有橋梁結構變形適應性、環境溫度穩定性、動穩定度及防水和耐久性等特點,將有效改善行車安全性和舒適性,為過往車輛提供了更加平穩的通行條件。
圖文|張美玲 白紅麗 黃奕萌 黃鳳鳴 王永鵬
支持單位|橋科院 特種公司
上一篇:
下一篇: